首页
> 证照分离专区 > 证照分离相关新闻

推进“证照分离”改革 破解“准入不准营”

发布日期:2020-01-03 17:08 信息来源:广西日报


市民在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服务窗口办理业务。

南国早报记者 赵劲松

当前,企业投资既看重投资地的市场规模、生产要素等“硬条件”;更看重企业准入难易、政府行政审批效率等“软环境”。

其中,“证照”是企业进入市场必不可少的两把“钥匙”。“证”指的是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,“照”指的是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。广西十分重视市场准入环境的建设,把缩短企业开办时间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。2019年,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《广西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开办指标百日攻坚实施方案》,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企业开办“领照、刻制印章、申领发票”3个环节1个工作日办结,初步解决了领照难的问题。

不过,广西乃至全国在营商环境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。各级政府部门还普遍存在“重审批、轻监管”倾向,“只批不管”“严批宽管”问题突出。政府对企业从事哪个行业、经营哪些业务干预过多过细,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高,制约了微观主体优胜劣汰、经济要素自由流动。在市场准入领域,许可证过多,办事规则不透明,办事成本高,就是其中突出的堵点痛点问题。在之前的调研中,企业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,是拿到营业执照后,要进入部分行业开展经营还要申请各种许可证,“准入不准营”问题十分突出,这样就绑住了企业创新创业的手脚。

而推进“证照分离”改革,正是通过探索大幅度精简优化涉企经营许可,从根本上克服“准入不准营”现象。通过推行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改革,有效区分“证”“照”功能,让更多市场主体持照即可经营,精简涉企证照,加强事中事后综合监管,进一步营造稳定、公平、透明、可预期的市场准入环境。

广西在全区范围内对100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推行“证照分离”改革一年多来,惠及企业28万家,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。

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规定,“国家推进‘证照分离’改革,持续精简涉企经营许可事项,依法采取直接取消审批、审批改为备案、实行告知承诺、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,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分类管理,为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后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提供便利。除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的特定领域外,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不得作为企业登记的前置条件”,这为我区持续推进“证照分离”改革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。


打印